【網絡媒體走轉改】“補鞋姨”今年春節不回傢

楊志英在縫補鞋子

羊城晚報記者 黃蔚山,實習生林思宇攝影報道:在雞年新春的假期裡,梅州市城區一年一度的“空城計”再次上演,馬路邊、街道上的許多商戶“大門緊閉”,業主們回傢與親人團圓。但大年初三,在梅江區新中路與三角路的交界處,有這麼一位補鞋阿姨春節沒有回傢,迎著冷風仍堅守在崗位上。沒有店鋪,步道上角落處一兩平方米就是她的“攤檔”。正月初七上午,記者在街頭的角落處與這位善良婦女坐下來聊一聊……

老鄉原木桌板台北|實木桌板台北介紹來梅學藝

一架老式的補鞋機,一個舊餅幹鐵盒裡裝著鞋刷、鞋油、拋光石等,兩三把竹椅子就是她所有的“裝備”。今年51歲的楊志英是重慶江津人,她就是這個“攤檔”的主人,來梅州從事補鞋行業已經有17個年頭瞭。

楊志英對記者說,2001年,在老鄉的介紹下,僅有初中文憑的她與丈夫從重慶市江津區一同來到梅州學補鞋。“當時在傢鄉幹莊稼活兒,糧食作物不缺,但經濟收入很不樂觀。”楊志英說。剛到梅州人生地不熟,她就暫時跟著姐姐學補鞋。補鞋是個技術活兒,楊志英沒有針織基礎學起來比較吃力,“以前拿的是鋤頭,突然間換成瞭 繡花針 實在是不習慣。”楊志英笑著對記者說。

沒想到在街頭邊學邊做,縫縫補補一晃就幹瞭17年。雞年新春假期還沒過完一半,楊志英又提著補鞋機,按時坐在“檔口”裡為街坊鄰居服務,就像全年其他的任何一天一樣,春節假期也隻是楊志英的一個普通工作日。

雞年新春堅守崗位

今年春節,她沒有回重慶老傢與親人團圓,而是和同在梅州做補鞋行當的丈夫一起過春節。當記者問道:“為什麼今年不回傢過年呢?”楊志英答道:“票不好買,路途遙遠,也為瞭節省開支。”據楊阿姨介紹,她有一個兒子,在重慶市事業處於起步階段,平時經常有聯系,為瞭不給兒子添麻煩,春節也就沒有讓他過來。

17年來,經楊志英這雙巧手修好的鞋有成千上萬雙之多,由於手藝好、工錢實在,附近的街坊鄰裡鞋子壞瞭都找她修,還有搬走瞭的住戶回頭專門找她修鞋。聊天中,楊志英輕車熟路已經完成瞭擦拭、上油、拋光、打蠟等流程,擦好瞭一雙皮鞋。林大姐是附近的居民,每年春節都會把皮鞋拿過來讓楊志英“美容”,今年也不例外,林大姐坦言:“看到她春節沒有回傢也心疼她。”

勤勤懇懇再幹十年

記者看到“檔口”上的修柚木實木餐桌工廠|柚木實木餐桌工廠推薦鞋機、剪刀、鉆子等修鞋工具,在手上使喚的日子長瞭,一件件都被磨得發亮。楊志英告訴記者:“除瞭暴雨天不出門,其他時間則是天天都要出攤,忙的時候一天能賺個幾十上百元錢。”剛好過來擦鞋的於先生對記者說:“我是十年老顧客瞭,經常來光顧楊阿姨的生意,一雙皮鞋補瞭三年又穿三年。”

據楊志英介紹,如今來補鞋的中老年人居多,年輕人則很少來補鞋。而讓楊志英深感遺憾的是,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修鞋匠,卻沒有年輕人願意幹這活兒,挺可惜的。而且由於近兩年來天氣不是很冷,穿皮鞋的人少,生意越來越不好做。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,補鞋這個行當是越來越不起眼,但楊志英還是堅守著這個“事業”,她笑著說:“隻要身體挺得住,我還要再幹十年,為街坊鄰裡服務。”

編輯實木桌板|實木桌板價格:李禹





(原標題:【網絡媒體走轉改】“補鞋姨”今年春節不回傢_金羊網新聞)
arrow
arrow

    dfxhd395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